上海管材展
電子期刊
距離展會(hui) 開展倒計時

【中國管材展】鋼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資訊

  不鏽鋼的熱處理特點及工藝製度

  不鏽鋼從(cong) 20世紀初發明至今不足百年的時間,但其發展和應用的勢頭卻異常迅猛。 特別是從(cong) 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全世界不鏽鋼的產(chan) 量基本保持年均 4%的增長率,不鏽鋼的應用範圍逐步擴大到了國民經濟的各個(ge) 領域。不鏽鋼之所以能得到如此迅猛的發 展,一個(ge) 重要的因素是其具有耐蝕、耐熱性。不鏽鋼熱處理工藝的優(you) 劣對不鏽鋼的耐蝕、 耐熱性有很大影響,而且對不鏽鋼的加工性能起著決(jue) 定性的作用。因此,不鏽鋼的熱處 理工藝在不鏽鋼的生產(chan) 過程中一直處於(yu) 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國管材展】鋼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資訊

  1.不鏽鋼熱處理的特點

  不鏽鋼的熱處理是為(wei) 了改變其物理性能、力學性能、殘餘(yu) 應力及恢複由於(yu) 預先加工和加熱受到嚴(yan) 重影響的抗腐蝕能力,以便得到不鏽鋼的最佳使用性能或者使不鏽鋼能夠 進行進一步的冷、熱加工。所謂的熱處理就是針對不同組織、不同類型的不鏽鋼進行相 應的退火、淬火與(yu) 回火、正火等處理。

  不鏽鋼是一種特殊的鋼種,鋼中的鎳、鉻含量很高,由於(yu) 鎳、鉻等合金化元素的存 在,其熱處理具有普通鋼熱處理所不具備的特點:

  加熱溫度較高,加熱時間也相對較長。

  不鏽鋼的導熱率低,在低溫時溫度均勻性差。

  奧氏體(ti) 型不鏽鋼高溫膨脹較嚴(yan) 重。

  爐內(nei) 氣氛控製很重要,要防止出現滲碳、滲氮及脫碳和過氧化現象。

  不鏽鋼的表麵光澤對產(chan) 品的使用及價(jia) 格有決(jue) 定性的影響,熱處理時產(chan) 生的氧化 鐵皮,將嚴(yan) 重影響表麵光澤。

  要確保避免不鏽鋼表麵的劃傷(shang) 及防 II:熱處理時產(chan) 生變形。不鏽鋼按其組織可 以分為(wei) 奧氏體(ti) 、馬氏體(ti) 和鐵素體(ti) 三類(此外還有沉澱硬化型、鐵素體(ti) 奧氏體(ti) 型 等),這三類不鏽鋼的熱處理無論是處理方法還是目的都不盡相同。

  ① 奧氏體(ti) 型不鏽鋼

  這類不鏽鋼應用最廣泛,使用量也最大。其特點是在常溫下為(wei) 奧氏體(ti) 組織,不發生相變,不能通過熱處理使其硬化,但可以用冷加工進行硬化。常用熱處理方法是固溶處理。

  ② 鐵素體(ti) 型不鏽鋼

  這類不鏽鋼一般沒有 ν-α 轉變,在高溫和常溫下都是鐵素體(ti) 組織,沒有相變。但是當鋼中含有一定量的碳、氮等奧氏體(ti) 形成元素時,在高溫下也能形成奧氏體(ti) 組織,此類鋼不能通過熱處理使之強化,隻能進行退火處理,消除內(nei) 應力,便於(yu) 進一步加工。

  ③ 馬氏體(ti) 型不鏽鋼

  這類不鏽鋼有明顯的相變點,在高溫下為(wei) 奧氏體(ti) 組織,冷卻時可以發生馬氏體(ti) 相變,轉變為(wei) 馬氏體(ti) 組織而硬化。因為(wei) 其含鉻高,淬透性好,可以采用淬火、回火等多種熱處 理方法。

  本文就應用較為(wei) 廣泛的三類不鏽鋼分別論述其熱處理方法及特點。

  2.奧氏體(ti) 不鏽鋼

  奧氏體(ti) 不鏽鋼的代表鋼種是 18-8 鋼(304),因為(wei) 是奧氏體(ti) 組織,所以具有無磁性 且沒有淬硬性等特點。由於(yu) 該鋼種不發生相變,其熱處理就是加熱到高溫(一般在1000℃以上),奧氏體(ti) 再結晶的同時,使在加工中產(chan) 生的碳化物和。相分解物固溶到奧 氏體(ti) 中,然後快速冷卻,使碳呈固溶狀態的奧氏體(ti) 保持到常溫,這―處理過程即為(wei) 固溶 處理。表 1 為(wei) 奧氏體(ti) 不鏽鋼的參考退火溫度。

  表 1:奧氏體(ti) 不鏽鋼參考退火溫度

  

 

  奧氏體(ti) 不鏽鋼加熱溫度主要是依據碳化物的固熔速度而確定的,有資料指出像 304鋼的碳化物在 1065℃時固溶需要 3 分鍾,在 1176℃需要 1.5 分鍾,在 1000℃則需要 長達 10 分鍾。從(cong) 這個(ge) 角度而言,加熱溫度越高越好,但加熱溫度偏高同時又可能引起 晶粒過分長大、氧化鐵皮增厚等缺陷。因為(wei) 奧氏體(ti) 型不鏽鋼無法通過相變來細化晶粒, 如果晶粒過大,會(hui) 使材料的抗拉強度明顯下降。

  就加熱時間而言,不鏽鋼的導熱率低(特別是在低溫時),升到高溫後(700―800℃) 導熱率才有提高。所以,對於(yu) 斷麵大的奧氏體(ti) 不鏽鋼都需要預熱到 700~800℃,然後 再快速升溫,對於(yu) 斷麵小的奧氏體(ti) 不鏽鋼(如帶鋼)如果升溫速度過慢,碳化物會(hui) 充分析出,就會(hui) 導致固溶時間過長,美國阿姆科公司曾製定過一個(ge) 經典的加熱時間表(見表2、表 3)。 由於(yu) 不鏽鋼中的鉻形成的鉻基氧化物在酸洗中較難去除,因此在熱處理時要控製鉻基氧化物的形成,對於(yu) 有特殊要求的不鏽鋼,可采用光亮退火形式進行熱處理。

  表 2:奧氏體(ti) 不鏽鋼固溶處理保溫時間

  

 

  表 3:奧氏體(ti) 不鏽鋼固溶處理加熱時間

  

 

  為(wei) 防止已固溶的碳化物析出,冷卻速度也很重要,特別是在 600~700℃時,碳化物析出較多而發生敏化,所以必須進行快速冷卻。由於(yu) 奧氏體(ti) 不鏽鋼導熱率低,對於(yu) 斷 麵較大的材料,無論怎樣快冷,中心部位的冷卻程度仍然很慢,往往因碳化物析出較多 而發生敏化。所以在實際生產(chan) 中,斷麵較大的材料一般考慮采用加入 Ti、Nb 等元素的 穩定化奧氏體(ti) 不鏽鋼,因為(wei) Ti、Nb 等元素對碳親(qin) 和力較大,這類穩定化奧氏體(ti) 不鏽鋼(如 321、347 等)可以不需要水淬或其它快速冷卻措施進行快冷。

  3.鐵素體(ti) 不鏽鋼

  鐵素體(ti) 不鏽鋼是以鉻為(wei) 主要合金元素,其含量為(wei) 12%~30%Cr。此類鋼為(wei) 單相組 織,沒有相變,具有強磁性。其典型的代表鋼種是 430。美國在 6 0 年代以降低不鏽鋼 成本為(wei) 目標開發的廉價(jia) 不鏽鋼種 409,廣泛地應用於(yu) 汽車、摩托車的消音器和下水管道 等,也是屬於(yu) 鐵素體(ti) 刁;鏽鋼這一類。

  該鋼種無淬透性,同奧氏體(ti) 鋼一樣不能通過熱處理使其硬化,而且由於(yu) 加熱引起的 晶粒長大比奧氏體(ti) 鋼既快且晶粒度又大。因此在熱處理時為(wei) 避免晶粒長大以及發生奧氏體(ti) 相變,加熱溫度不宜過高,―般退火最高加熱溫度不超過 850℃。表 4 為(wei) 鐵素體(ti) 不鏽鋼的參考退火溫度。

  表 4:鐵素鐵不鏽鋼的參考退火溫度

  

 

  鐵素體(ti) 不鏽鋼在退火處理時,一定要縮短在 370~550℃溫度範圍內(nei) 的停留時間,特別是對於(yu) 高鉻的鐵素體(ti) 不鏽鋼。材料如果在此溫度範圍內(nei) 停留時間過長,很容易發生475℃脆性現象,即硬度增高,延伸率大幅下降,甚至為(wei) 零,同時材料的耐蝕性也降低。 有實驗表明:27Cr 鋼在 475℃加熱 100 小時後,材料在常溫時的抗拉強度增加 50%, 屈服強度增加 l50%,而延伸率為(wei) 零。此外該鋼種的焊接性能差(焊縫熱影響區晶粒粗 大且脆)。

  4.馬氏體(ti) 不鏽鋼

  馬氏體(ti) 不鏽鋼同前兩(liang) 種不鏽鋼的特性明顯不同,顧名思義(yi) ,就是從(cong) 高溫奧氏體(ti) 狀態快冷(淬火)轉變成馬氏體(ti) 組織而成的。這類不鏽鋼有明顯的相變點,可以通過淬火而 硬化。而且因其含鉻高,淬透性好,回火時可以在較大範圍內(nei) 調整其強度和韌性,因此, 馬氏體(ti) 不鏽鋼既可以作結構鋼用,也可以作工具鋼用。

  馬氏體(ti) 不鏽鋼作為(wei) 工具鋼用時,處於(yu) 淬火狀態。為(wei) 進行淬火,必須加熱升溫到臨(lin) 界 點以上,以便碳化物固溶到奧氏體(ti) 中。在升溫使碳化物固溶時,因碳擴散速度較慢,為(wei) 得到均勻的奧氏體(ti) 組織,力口熱溫度一般要比臨(lin) 界點溫度高 50℃以上,而且還必須有 一定的保溫時間,以便使碳化物充分、均勻溶解。當然,加熱時間過長、加熱溫度過高 會(hui) 造成馬氏體(ti) 組織不均勻,殘餘(yu) 奧氏體(ti) 組織增多,從(cong) 而使材料內(nei) 部因膨脹差而產(chan) 生內(nei) 應力。

  馬氏體(ti) 鋼是熱裂紋敏感性鋼種,該鋼種在低溫時導熱率低,快速加熱時極易產(chan) 生裂 紋,因此在處理大斷麵材料時,應該先預熱,然後再快速升溫。表 5 為(wei) 馬氏體(ti) 不鏽鋼的 參考退火溫度。

  表 5:馬氏體(ti) 不鏽鋼的參考退火溫度

  

 

  在作結構鋼用時,應在淬火的基礎上進行回火(調質狀態)。馬氏體(ti) 不鏽鋼有回火脆性,回火溫度一般不應低於(yu) 580℃。從(cong) 回火溫度冷卻時,為(wei) 避免回火脆性一般采用油 冷;有時為(wei) 了得到較高的屈服極限,也可以采用空冷,但這時結構鋼的一個(ge) 重要力學指 標衝(chong) 擊值會(hui) 下降。需注意的是馬氏體(ti) 不鏽鋼在淬火後,應盡快回火,如不能盡快回火, 材料易產(chan) 生裂紋。

  5.沉澱硬化型不鏽鋼

  奧氏體(ti) 、鐵素體(ti) 、馬氏體(ti) 三類不鏽鋼雖然應用麵較廣,但作為(wei) 結構鋼使用,還存在著一些難以克服的缺陷。奧氏體(ti) 型不鏽鋼屈服強度較低,隻有 200N/mm2 左右,不宜作 為(wei) 結構鋼使用;而馬氏體(ti) 不鏽鋼雖然可以通過淬火、回火等熱處理形式獲得較高的屈服 強度,但其耐蝕性較差。對於(yu) 那些要求最佳抗蝕性能與(yu) 最大強度的用途,開發出了新型 的 Cr-Ni 不鏽鋼——沉澱硬化型不鏽鋼(也稱 PH 不鏽鋼)。

  這種新型不鏽鋼的熱處理包括均勻化、完全退火、固溶熱處理、時效處理和轉變冷 卻。其特點是:

  完全退火狀態較軟,易於(yu) 再加工。

  通過適當的時效處理可獲得要求的力學性能。

  具有與(yu) 同類不鏽鋼一樣的耐蝕性,提高了抗應力腐蝕斷裂的性能。

  轉變冷卻適用於(yu) 低於(yu) 某溫度的冷卻。常用的沉澱硬化型不鏽鋼是馬氏體(ti) 型,其 代表鋼種是 631(0Crl7Ni7A1)。該鋼種的熱處理是先進行固溶處理,在材料 加熱到 1000~1100℃後快冷,然後根據不同的力學性能要求,在不同溫度下 進行時效處理,如 621℃、565℃、510℃時效。

  結束語

  從(cong)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鏽鋼的熱處理是比較複雜的,要根據不同鋼種的特點,采取不同的熱處理方式,才能夠滿足用戶不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