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管材展
電子期刊
距離展會(hui) 開展倒計時

【上海鋼管展】中國鍛造行業發展現狀

 

  1、企業(ye) 平均規模較小

  中國重要鍛造企業(ye) 數量約460家,從(cong) 業(ye) 人員約14萬(wan) 人,每一企業(ye) 平均產(chan) 量比較低;設備數量多,但先進設備所占比例小,特別是高精、高效專(zhuan) 用設備更少,缺乏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大型企業(ye) 。

  這種狀態正在改善,平均規模正逐步增大。

  2、產(chan) 品配套領域廣泛

  鍛壓加工是機械工業(ye) 中的基礎製造工藝。因此,鍛壓行業(ye) 與(yu)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有著極其密切的關(guan) 係。

  3、技術、產(chan) 品和裝備取得了重大突破

  我國在精密鍛壓技術領域,主要圍繞汽車等重大產(chan) 品的研製以及跟蹤國際先進成形技術前沿,開展了科技攻關(guan) ,取得了一係列科技成果。一批先進的精密塑性成形技 術在我國得到應用與(yu) 發展,在應用基礎技術、關(guan) 鍵工藝技術、模具技術和裝備技術等方麵都積累了一定的基礎,促進了相關(guan) 領域的技術進步和生產(chan) 發展。

  3.1 多工位溫-冷聯合成形工藝。用於(yu) 汽車變速箱倒擋中間齒輪和離合器結合齒係列產(chan) 品和汽車等速萬(wan) 向節殼體(ti) 零件的生產(chan) ,齒形部分不需切削加工,達到直接裝配使用的要求。

  3.2 精密複雜冷溫鍛模具技術。掌握了冷溫精鍛件尺寸精度及模具變形控製與(yu) 補償(chang) 的關(guan) 係。模具生產(chan) 中可達到的技術指標:齒輪模具型腔精度達到 0.005~0.01mm;冷鍛齒輪零件達到7級傳(chuan) 動精度,可替代齒形切削加工;表麵粗糙度Rz ≤ 10μm;齒形模總壽命5萬(wan) 件以上。以轎車直錐齒輪為(wei) 例,采用冷鍛技術和刨齒切削加工的傳(chuan) 統製造技術相比,材料利用率由60%提高到90%以上,齒輪強度 和抗彎疲勞壽命分別提高20%和35%,生產(chan) 效率提高6~8倍。

  3.3 大型模鍛件製造技術有了顯著提高,以大運飛機約1 m2鈦合金整體(ti) 框為(wei) 代表的模鍛件相繼製造成功,標誌著大型模鍛件製造技術上了一個(ge) 新台階。

  3.4 在大鍛件生產(chan) 方麵有了重大突破。相繼製造完成了CPR1000為(wei) 代表的二代加反應堆壓力容器和蒸汽發生器整套鍛件、AP1000為(wei) 代表的第三代核島鍛件、 百萬(wan) 千瓦級超超臨(lin) 界高中壓轉子(12%Cr轉子鍛件)及超純淨低壓轉子鍛件、1100MW核電發電機轉子及核電汽輪機拚焊轉子、特大型高Cr支撐輥鍛件、 超大型低速船用柴油機組合式曲軸、重型石化反應器鍛件等重大技術裝備優(you) 質鍛件,其世界級的鍛鋼件製造能力已經形成。

  3.5 多工位冷擠壓成形工藝及裝備。用於(yu) 汽車變速箱複雜軸類件的大批量生產(chan) ,所生產(chan) 的軸類零件徑向尺寸公差達到±0.25mm,軸向彎曲偏差≤0.3mm,表麵粗糙度Ra≤1.6μm,隻需進行精加工。

  3.6 研製了立式大公稱力行程冷鍛成形壓力機,滿足了鍛壓行業(ye) “十二五”期間向精密化、高效化、自動化方向發展的需要,填補了國內(nei) 變形肘杆機構大公稱力行程冷鍛成形壓力機製造的空白。

  3.7 我國建成了360MN立式黑色金屬擠壓機,為(wei) 我國生產(chan) 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奠定了基礎。當前在建及已經建成的400MN到800MN模鍛壓機以及260MN到600MN多向模鍛壓力機將為(wei) 我國飛機製造、電力和石油化工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來源:定襄北城法蘭(lan) 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