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管材展
電子期刊
距離展會(hui) 開展倒計時

上海臨港將建設工程總長度為1.91公裏綜合管廊項目

消除空中黑色“蜘蛛網”,治愈馬路“拉鏈”頑疾,讓各種管線在地下有序通行。近日,由隧道股份路橋集團承建的南匯新城雲鵑路(C港—臨港北路)道路改建工程暨綜合管廊實施工程正式開工。這意味著臨港地區綜合管廊建設在先期試點的基礎上,開始了全麵推進。 

該工程總長度為1.91公裏,包括因管廊新建而受影響道路的路麵結構翻新、道路改造工程、管廊土建主體工程、內部安裝工程等。 

據隧道股份路橋集團介紹,除了雲鵑路管廊工程,還將建設環湖80米北島管廊工程、海洋三路管廊工程,這三項工程分別服務於臨港主城區、北島規劃建築及臨港海洋科技創新園。 

綜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的綜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訊、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於一體,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係統,實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管理,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 

雲鵑路綜合管廊工程將大規模引入包括預製矩形管節在內的預製拚裝技術,占比達80%左右,這在國內的綜合管廊建設中尚屬首次。預製拚裝技術將新型的裝配式技術融入城市建設,實現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從“建造”向“智造”的轉變,使其建設過程具有綠色環保的特點,施工現場將更為整潔、安全,管廊施工質量也將得到有效保障。同時,采用預製拚裝技術後的管廊建設將顯著加快施工進度。 

據了解,本市已建成並投入運行的地下綜合管廊共有4條,包括張楊路綜合管廊、鬆江新城示範性綜合管廊工程(一期)、安亭新鎮管線綜合管廊和世博園區綜合管廊,總長23.7公裏。目前上海正在推進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主要結合新城、各類園區等新建地區的開發或是舊城改造、道路改造、地下空間開發等項目,來安排地下管廊建設,計劃到2020年新建80至100公裏,2040年力爭達到300公裏的綜合管廊建設目標。 

作為本市重點推進區域之一,臨港地區已規劃數十公裏的綜合管廊。臨港通過海綿城市和綜合管廊的有機結合,將有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間,節省土地資源,確保城市的穩定安全。同時,將有效解決城市發展過程中因各類管線的維修、擴容造成的“拉鏈路”和空中“蜘蛛網”的問題,對創造城市和諧生態環境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來源:中國管道商務網
關注官微

及時了解展會(hui) 動態

GMTN微信公眾號

更多資訊請掃碼關(guan)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