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管材展
電子期刊
距離展會(hui) 開展倒計時

中國鋼鐵業的轉型方向:走精品鋼材之路

  繼首鋼、廣州鋼鐵廠、杭州鋼鐵廠關(guan) 閉之後,濟南鋼鐵廠經60個(ge) 春秋也謝幕了。這些位於(yu) 首都和各省會(hui) 城市的鋼鐵企業(ye) 都曾經是所在省市的骨幹工業(ye) 企業(ye) ,為(wei) 經濟發展做出過重大貢獻。

  現在說到鋼鐵,不少人會(hui) 想到這是“去產(chan) 能”的一個(ge) 重點產(chan) 業(ye) ;是一個(ge)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甚至是一個(ge) 夕陽產(chan) 業(ye) ;是高能耗和高汙染排放產(chan) 業(ye) 。但我仍要說,鋼鐵業(ye) 其實是工業(ye) 領域的一個(ge) 常青產(chan) 業(ye) 。

  鋼鐵工業(ye) 轉折點:從(cong) 數量增長型向結構調整型發展

  人類社會(hui) 在2000多年前開始使用鐵器替代青銅器,極大地促進了生產(chan) 力的發展,成為(wei) 人類社會(hui) 從(cong) 奴隸製社會(hui) 進入封建社會(hui) 的一個(ge) 裏程碑。2000多年來,鋼鐵被廣泛應用於(yu) 生產(chan) 和生活領域,至今長盛不衰。盡管各種新材料不斷湧現,尤以“以塑代鋼”最為(wei) 典型,但鋼鐵作為(wei) 最重要工業(ye) 原料的地位仍然無法撼動。

  盡管科技革命日新月異,新業(ye) 態、新產(chan) 業(ye) 層出不窮,但糧食仍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主要的物質,人什麽(me) 時候都要吃飯,今後也仍將如此。同樣,鋼鐵對於(yu) 工業(ye) ,猶如糧食之於(yu) 人類,盡管互聯網、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層出不窮,但鋼鐵支撐著整個(ge) 工業(ye) 的骨架,特別是對於(yu) 中國這樣產(chan) 業(ye) 門類齊全的大國,鋼鐵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產(chan) 業(ye) ,今後也將如此。

  我這樣說並不意味著鋼鐵工業(ye) 不需要調整、改造、升級,恰恰相反,中國成為(wei) 世界上排名第一的鋼鐵生產(chan) 大國後,年產(chan) 量超過了8億(yi) 噸,生產(chan) 能力超過了11億(yi) 噸,比其後的第二、第三、第四,乃至全部鋼鐵生產(chan) 國的產(chan) 量總和還要多,也遠遠超過了世界鋼鐵發展史上歐洲、美國、前蘇聯、日本等任何一個(ge) 國家曾經達到過的產(chan) 量。而我國噸鋼的能耗、物耗、排放及產(chan) 品品種質量盡管已經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但各鋼鐵企業(ye) 水平參差不齊,對許多鋼鐵企業(ye) 而言,粗放經營的特征仍很明顯。而且根據經濟發展規律,我們(men) 不可能永遠保持這樣高的產(chan) 量,需要及時加以調整改造、去落後產(chan) 能。壓縮產(chan) 能,降低能耗、物耗,提高品種質量,減少排放,走精品鋼材發展之路,才能使鋼鐵工業(ye) 持續健康發展。

  如果說從(cong)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鋼鐵工業(ye) 的主要任務是擴大規模產(chan) 量,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對鋼鐵持續增長的需求,那麽(me) 今後鋼鐵工業(ye) 的主要任務是走精品鋼材之路,不僅(jin) 是保持第一大鋼鐵生產(chan) 大國,還要建設成世界第一的鋼鐵強國。在今後一二十年間,不管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如何快速發展,鋼鐵工業(ye) 仍將是我國國民經濟中的一個(ge) 重要產(chan) 業(ye) ,也是我國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的一個(ge) 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是一個(ge) 重要的出口產(chan) 業(ye) 。

  不管別的國家產(chan) 業(ye) 結構如何,以上對鋼鐵工業(ye) 的定位是符合我國國情和經濟發展規律的。

  年產(chan) 8億(yi) 噸是市場需求刺激的結果 而非政府規劃的結果

  那麽(me) ,應該如何評價(jia) 我國鋼鐵工業(ye) 走過的發展之路?

  鋼鐵工業(ye) 曾經是一個(ge) 國家是否為(wei) 工業(ye) 強國的重要標誌。有資料說抗戰八年中,日本本土的鋼鐵平均年產(chan) 量是500萬(wan) 噸,而中國的鋼鐵年產(chan) 量隻有5000噸(不算日本占領的東(dong) 北和台灣)。日本鋼鐵產(chan) 量是中國的1000倍,加上日本已經具備的飛機、艦船生產(chan) 能力,國力的強弱對比已經十分明顯。

  在1958年以後的大多數年份中,我國鋼鐵一直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屬於(yu) 緊俏物質,也是淨進口物資,特別是高端鋼材依賴進口。我參加工作後接觸到的高速鋼、模具鋼、軸承鋼、汽車板、石油管等都依靠進口。到了改革開放的1978年,鋼鐵產(chan) 量才達到3100多萬(wan) 噸。由於(yu) 鋼鐵是市場緊俏物資,早期的民營企業(ye) 和個(ge) 體(ti) 戶有不少是靠鋼鐵發家的,像天津的大邱莊、江蘇的華西村等。

  改革開放後的寶鋼建設對鋼鐵工業(ye) 發展具有裏程碑的意義(yi) ,使我國鋼鐵工業(ye) 現代化上了一個(ge) 台階,以後的鋼鐵廠建設和改造借鑒寶鋼的先進工藝和裝備,大大縮小了與(yu) 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1996年,我國鋼鐵產(chan) 量達到1億(yi) 噸,進入了鋼鐵生產(chan) 大國的行列。7年後,2003年產(chan) 量達到2億(yi) 噸,成為(wei) 世界第一鋼鐵生產(chan) 大國。

  從(cong) 那以後,產(chan) 量增加加速,幾乎每一兩(liang) 年就增加一億(yi) 噸產(chan) 量。鋼鐵產(chan) 量是否太多的聲音一直不絕於(yu) 耳,但事實上巿場也並未出現過明顯的供大於(yu) 求的局麵,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基本上巿場都消化了。這是因為(wei) 這一時期我國經濟持續發展,鐵路、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以及房地產(chan) 建設需要大量鋼材。

  反過來講,如果沒有鋼鐵工業(ye) 的快速發展,不可能支撐我國經濟這樣快的發展速度。同時以1994年為(wei) 價(jia) 格基數,雖然有20年的通貨膨脹率,能源、原材料、人工費用都大幅漲價(jia) 了,鋼鐵價(jia) 格不升反降,這是技術進步和競爭(zheng) 的結果。

  可以說,鋼鐵產(chan) 量達到創紀錄的8億(yi) 噸更多是市場需求刺激的結果,而不是政府規劃的結果,在我記憶中,政府從(cong) 未規劃過8億(yi) 噸的鋼鐵產(chan) 量。有相當部分產(chan) 能是未經政府批準的民營企業(ye) 生產(chan) 的。

  再看這8億(yi) 噸鋼鐵的去向,其中1億(yi) 多噸出口了,作為(wei) 機電設備產(chan) 品和工程承包出口的鋼材也超過8000萬(wan) 噸,兩(liang) 者相加,約2億(yi) 噸鋼材出口了。沒有鋼鐵工業(ye) 支撐,我國機電產(chan) 品出口和海外工程承包也不可能達到今天的規模。

  我國每年出口1億(yi) 多噸鋼鐵也引發了貿易摩擦,該不該出口這麽(me) 多鋼鐵存在爭(zheng) 議。有人認為(wei) ,鋼鐵是高載能產(chan) 品,有汙染,不應該出口這麽(me) 多。但這是中國經濟發展階段決(jue) 定的,沒有能源和礦石的日本、韓國也是鋼鐵出口大國,為(wei) 他們(men) 的經濟騰飛和就業(ye) 做出了貢獻。鋼鐵是現階段我國的一個(ge) 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在今後也將是一個(ge) 重要的出口產(chan) 品,為(wei) 我國產(chan) 業(ye) 走出去,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走出去提供必需的原材料。

  布局沿海現代化大鋼鐵基地完全正確且必要

  我國鐵礦石每年進口已經超過10億(yi) 噸,對外依存度達到80%,那麽(me) 中國該不該進口鐵礦石,該不該發展鋼鐵產(chan) 業(ye) ?我認為(wei) ,這正是鋼鐵為(wei) 我國貿易、稅收、就業(ye) 做出貢獻的地方。在鋼鐵布局上,建設湛江、曹妃甸這樣的沿海現代化大鋼鐵基地是完全必要的,是保持我國鋼鐵競爭(zheng) 力,使鋼鐵工業(ye) 再上台階的正確決(jue) 定。同時,在鐵礦石的產(chan) 地和市場附近合理布局一些鋼鐵廠也是規劃必須考慮的。但必須注意物流成本和環境容量,以礦定產(chan) ,切不可盲目發展產(chan) 量。

  鋼鐵工業(ye) 的規劃工作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包括三線建設的規劃布局和寶鋼建設都是在國家規劃下進行的。我不讚同有些人說的,讓市場自由去決(jue) 定發展,否定一切計劃規劃和產(chan) 業(ye) 政策的作用。正確的規劃和產(chan) 業(ye) 政策與(yu) 發揮市場競爭(zheng) 作用同樣重要,這是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恰恰是我們(men) 的優(you) 勢所在。今後在鋼鐵工業(ye) 的調整中,規劃和產(chan) 業(ye) 政策仍然要發揮好作用,但工作的著力點會(hui) 轉移到兼並重組、節能降耗、保護環境、淘汰落後產(chan) 能、走精品鋼材之路上來,而不是過去習(xi) 慣了的發展產(chan) 能產(chan) 量。

  我認為(wei) ,隻有這樣辯證地看我國的鋼鐵工業(ye) 才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過去有冶金部,對建立新中國的鋼鐵工業(ye) 發揮了曆史性作用,現在沒有冶金部了,鋼鐵工業(ye) 得到了更大發展,這說明市場導向已經在產(chan) 業(ye) 發展中起到了主導作用。今後的產(chan) 業(ye) 規劃更多是指導性的,要充分發揮行業(ye) 協會(hui) 的谘詢、自律作用,使鋼鐵工業(ye) 在“十三五”和今後更長時期的發展更加健康。

  來源:中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