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管材展
電子期刊
距離展會(hui) 開展倒計時

中長期油氣管網規劃發布: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油氣基礎設施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中長期油氣管網規劃》(下稱《規劃》),明確到2025年,全國城鎮用天然氣人口達到5.5億(yi) ,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達到12%左右。


《規劃》要求,到2020年,全國油氣管網規模達到16.9萬公裏,其中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管道裏程分別為3.2萬、3.3萬、10.4萬公裏,儲運能力明顯增強。

到2025年,全國油氣管網規模達到24萬公裏,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管網裏程分別達到3.7萬、4萬和16.3萬公裏,逐步實現天然氣入戶入店入廠。

在天然氣管道基礎網絡方麵,《規劃》要求,到2025年,逐步形成“主幹互聯、區域成網”的全國天然氣基礎網絡。新建青島-南京、保定-石家莊-鄭州、楚雄-攀枝花、鄂爾多斯(10.980, -0.19, -1.70%)-銀川、贛湘線、贛閩線、閩粵線、瓊粵線、渝黔桂線、青藏線。研究規劃華北沿海和東南沿海線LNG互聯互通工程。

對於人口規模較小、管道介入經濟性差的邊遠城市、鄉鎮、農村等區域,《規劃》要求充分發揮LNG、壓縮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各自優勢,因地製宜建設靈活便捷的基礎設施,擴大清潔燃料利用規模,加速散煤替代,提升能源普遍服務水平和用氣人口比例。

立足於我國油氣消費穩定增長、能源結構不斷升級的現狀,《規劃》強調,必須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擴大設施規模、完善管網布局、加強銜接互聯、兼顧公平開放為重點,大力發展天然氣管網,優化完善原油和成品油管道,提升儲備調峰設施能力,提高係統運行智能化水平,構建布局合理、覆蓋廣泛、外通內暢、安全高效的現代油氣管網。

《規劃》要求,加快油氣管網運營機製改革步伐,創新油氣基礎設施投融資機製,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設;同時,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和西藏天然氣、成品油管道建設;按照準許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則,核定管道運輸價格;研究出台儲氣庫墊底氣補貼政策;創新債券發行品種和方式,鼓勵國內外社會資本設立油氣國際合作基金。

卓創資訊天然氣分析師國建認為,《規劃》是我國油氣管網中長期空間布局規劃,是推進油氣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依據。這是繼《天然氣“十三五”發展規劃》之後,單獨針對油氣管網布局出台的相關規劃政策,是未來5-15年油氣管網建設的宗旨性文件。

來源: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