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管材展
電子期刊
距離展會(hui) 開展倒計時

亞洲煉油產業將繼續蓬勃發展

有關(guan) 石油需求峰值和化石燃料即將退出市場的預測,將對亞(ya) 洲煉油廠造成沉重的打擊。要知道,在全球四大石油消費國中,有三個(ge) 位於(yu) 該地區,且原油處理能力超過全球三分之一。但令人意外的是,亞(ya) 洲煉油企業(ye) 正以驚人的速度擴張,甚至建造了規模龐大的新工廠,其設計運行時間至少為(wei) 半個(ge) 世紀。

這是怎麽(me) 回事?

 

在為(wei) 全球汽車提供了一個(ge) 世紀的動力之後,隨著汽車開始轉向電池,船舶開始燃燒天然氣,以及創新技術帶來氫氣等其他能源,煉油商不得不為(wei) 未來的無油計劃做準備。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預計,石油運輸需求最早將在2026年見頂。

 

殼牌負責全球商業(ye) 環境的副總裁傑裏米·邊沁(Jeremy Bentham)表示:“亞(ya) 洲將成為(wei) 全球活動的中心,因此,亞(ya) 洲在開拓清潔技術開發方麵做出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經濟發展將以亞(ya) 洲為(wei) 中心,因此能源消費也將以亞(ya) 洲為(wei) 中心,因此有機會(hui) 率先部署清潔技術。”

 

煉油商已經開始重新改革業(ye) 務的漫長道路。過去幾個(ge) 月,韓國、中國和印度的加工企業(ye) 紛紛宣布了“淨零”目標,即轉向氫燃料和碳捕獲行業(ye) 。但在這些承諾的背後,是一種商業(ye) 模式,在未來幾十年裏,這種模式將繼續依賴對傳(chuan) 統汽車燃料不斷增長的需求,以及石化產(chan) 品和塑料消費的更快增長。

 

伍德麥肯茲(zi) (Wood Mackenzie)亞(ya) 太煉油和石油市場研究主管古普塔(Sushant Gupta)表示:“能源轉型已經在很多行業(ye) 中發生了,但在亞(ya) 洲,未來20年,我們(men) 仍會(hui) 看到運輸燃料的需求。它的增幅會(hui) 變慢,但仍然會(hui) 有。”

 

以下是亞(ya) 洲煉油業(ye) 務將繼續蓬勃發展的六大原因

 

一是繼續保持汽油的產(chan) 出。

 

車用汽油和柴油可能是第一批退出煉油廠的主要產(chan) 品,但這種情況在亞(ya) 洲不太可能很快就發生。據行業(ye) 谘詢公司FGE預測,到2023年底,全球煉油產(chan) 能將減少約350萬(wan) 桶/天,比已經宣布的還要多100萬(wan) 桶,不過,亞(ya) 洲新落成的大型煉油廠具有現代化設施的優(you) 勢,且靠近不斷增長的市場。

 

雖然亞(ya) 洲煉油廠生產(chan) 的車用燃料會(hui) 相對更多些,但隨著汽車製造商轉向電力驅動,成熟的西方市場加工商可能很快就會(hui) 看到需求見頂。殼牌的路易斯安那修道院工廠、馬拉鬆石油公司的三家工廠和Phillips 66公司的兩(liang) 家工廠要麽(me) 被關(guan) 閉,要麽(me) 被改造成石油終端或生物燃料工廠,原因是人們(men) 擔心汽油需求或將永遠無法從(cong) 疫情引發的低迷經濟中恢複。殼牌宣布,將出售其普吉特桑德煉油廠(Puget Sound Refinery),因為(wei) 該公司的重點是那些已經整合了煉油廠和化工廠的綜合煉油廠,這是對石化行業(ye) 未來增長方向的選擇。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美國煉油廠平均近80%的產(chan) 出是汽油或中間餾分——主要是柴油。

 

古普塔表示:“工廠將關(guan) 閉,現有煉油廠將進行轉型升級,將產(chan) 量從(cong) 運輸燃料轉向石化產(chan) 品。但即便如此,到2040年,預計全球汽油和柴油產(chan) 量僅(jin) 會(hui) 下降2.5%至3%。”

 

一些燃料市場將比其他市場持續發展更長的時間。雖然天然氣和其他替代能源正成為(wei) 大型船舶日益重要的燃料,但要使渡船、漁船和小船不再使用船用柴油,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而航空煤油可能仍將是大型飛機唯一可行的推進能源,直到本世紀下半葉。

 

二是會(hui) 產(chan) 生更多的塑料。

 

利用現有的工廠,將更多的產(chan) 能轉移到塑料和聚合物上相對容易。IEA預測,到2030年,石化產(chan) 品將占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三分之一以上,到2050年占近一半。

 

即使在新冠肺炎爆發後的世界裏,消除一次性塑料的運動重新興(xing) 起,但是,對其他石化產(chan) 品的需求,包括從(cong) 水管到指甲油的一切產(chan) 品,預計這些需求仍將持續增長。亞(ya) 洲不斷擴大的中產(chan) 階級將推動對消費品以及建築和包裝中使用的塑料的需求。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據FGE稱,即使是汽車和飛機製造商,在努力減輕汽車重量以達到排放標準時,也會(hui) 使用更多的塑料。

 

FGE稱,總而言之,到2050年,全球塑料消費量將從(cong) 2019年的水平增加60%以上,接近6億(yi) 噸,這要求煉油廠每天額外生產(chan) 700萬(wan) 桶原料。

 

高盛(Goldman Sachs)於(yu) 4月曾表示:“在經濟增長和消費增長(尤其是新興(xing) 市場)的推動下,石化產(chan) 品將成為(wei) 石油需求的基本負載。”

 

世界十大煉油企業(ye) 中就有三個(ge) 來自韓國,未來4-5年將有4個(ge) 新的蒸汽裂解爐投入生產(chan) ,用於(yu) 製造乙烯。此外,擁有全球最大煉油企業(ye) 的印度信實工業(ye) 有限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 Ltd.)計劃取代柴油和汽油等公路燃料的銷售,最終隻生產(chan) 航空燃料和石化產(chan) 品,這是該公司到2035年實現淨零生產(chan) 計劃的一部分。同時,其競爭(zheng) 對手印度石油公司(Indian Oil Corp.)是印度最大的煉油商,該公司計劃將旗下9家煉油廠的石化產(chan) 品產(chan) 量提高一倍。

 

三是煉油商朝著氫能轉型。

 

最終,傳(chuan) 統運輸燃料市場將枯竭,煉油廠已經開始研究替代燃料。從(cong) 他們(men) 傳(chuan) 統的商業(ye) 模式來看,也許最有前途的是氫。氫和汽油一樣,是一種可燃、可儲(chu) 存、可運輸的燃料,可以為(wei) 各種型號的車輛提供動力。

 

印度石油公司研發總監拉馬庫馬爾(S.S.V. Ramakumar)表示:“氫是最終的綠色能源選擇。”該公司正在新德裏開展一個(ge) 試點項目,用摻入天然氣的氫為(wei) 公交車提供動力。他補充道:“不過,氫要想成為(wei) 主流能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殼牌公司的邊沁指出:“在某些情況下,氫以氣態或液態形式存在。人們(men) 正在尋找氫的載體(ti) ,如氨,並可能將其作為(wei) 航運燃料。”

 

煉油商們(men) 已經躋身於(yu) 最大的氫生產(chan) 商之列,因為(wei) 他們(men) 用氫氣來脫除燃料中的硫,並最大限度地生產(chan) 汽油和其他輕質燃料。由於(yu) 市場需要的汽油更少,其中一些氫可以被轉移。但據拉馬庫馬爾表示,目前這種氣體(ti) 的生產(chan) 主要是使用化石資源,而每千克氫產(chan) 生約10千克二氧化碳。

 

像大多數研究氫的公司一樣,印度石油公司最終依靠風能、太陽能和水力發電來通過電解生產(chan) 無碳氫,同時,該公司也在考慮從(cong) 壓縮沼氣中製造燃料。

 

無論采用何種生產(chan) 方法,如果要在商業(ye) 上與(yu) 天然氣展開競爭(zheng) ,製造氫氣的成本必須大幅降低。這可能意味著要找到擁有廉價(jia) 可再生能源的地區,比如智利和沙特阿拉伯,或者依賴改進的技術。據彭博社報道,根據印度國家氫能任務路線圖,該國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製造一些世界上最便宜的氫。

 

四是生物燃料的製造。

 

可以說,氫並不是唯一的選擇。在印度尼西亞(ya) 和馬來西亞(ya) 等生產(chan) 棕櫚油的國家,一種流行的替代方法是改造煉油廠生產(chan) 生物燃料。邊沁指出:“雖然,可用於(yu) 開發這種燃料的植被和土地數量是有限的,但它們(men) 確實存在,而且將發揮作用。”

 

作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棕櫚油生產(chan) 國,印尼正計劃在現有的煉油廠生產(chan) 更多的生物燃料,並建立專(zhuan) 門的煉油廠將棕櫚油轉化為(wei) 生物柴油。去年,該公司將棕櫚油生物柴油的混合比例提高到了30%。美國最大的煉油商馬拉鬆石油公司正在把位於(yu) 北達科他州Dickinson的一家工廠改造成生產(chan) 可再生柴油的工廠,而Phillips 66公司位於(yu) 舊金山附近的Rodeo煉油廠將從(cong) 廢棄食用油和其他脂肪中提煉燃料。

 

亞(ya) 洲和全球各地的煉油商也在投資可再生能源、能源儲(chu) 存和其他替代燃料的一係列技術。印度石油公司正在與(yu) 以色列初創公司Phinergy一起評估基於(yu) 鋁-空氣技術的原型電池。拉馬庫馬爾表示,試驗可能需要6個(ge) 月到一年的時間,如果成功,最終將形成一個(ge) 吉瓦規模的製造設施。

 

五是碳捕獲行業(ye) 的發展。

 

即使改用塑料和氫氣,煉油廠和它們(men) 生產(chan) 的燃料仍然會(hui) 產(chan) 生溫室氣體(ti) ,所以該計劃的第三部分必須包括捕獲這些氣體(ti) 並存儲(chu) 或重複使用它們(men) 的方法。一般來說,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過於(yu) 昂貴,難以商業(ye) 化,但提高對二氧化碳排放的罰款和增加在技術上的支出可能會(hui) 平衡這一等式。

 

六是走向變革是個(ge) 正確的選擇。

 

電動汽車等技術的迅速普及給石油行業(ye) 帶來了半個(ge) 世紀以來最大的衝(chong) 擊,要想走出已經開始的變革危機並非易事。在本世紀下半葉,煉油廠的數量可能會(hui) 大大減少,而那些幸存下來的煉油廠將需要迅速適應,擁抱新的市場和新的生產(chan) 體(ti) 係。

 

WoodMac的Gupta表示:“煉油商不能再忽視這些新興(xing) 技術,也不能再僅(jin) 僅(jin) 依賴傳(chuan) 統煉油,要知道,非傳(chuan) 統的方式也將變得傳(chuan) 統。”

 

信息來源:國際石油網  www.oil.in-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