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管材展
電子期刊
距離展會(hui) 開展倒計時

中國能源產品進口量增長 上半年原油進口量為26874萬噸

今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的衝(chong) 擊,全球經濟呈現衰退的局麵,工業(ye) 活動表現欠佳,但我國主要能源產(chan) 品進口量與(yu) 去年同期相比卻有所增長,其中原油進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長9.9%,天然氣進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長3.3%,煤及褐煤進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2.7%。

 

根據中國海關(guan) 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6月份,我國原油累計進口量為(wei) 26874.7萬(wan) 噸,比去年同期增長9.9%。其中2020年1-2月我國原油進口量較2019年12月有所增長,原油進口量為(wei) 8608.8萬(wan) 噸,同比增長5.2%。此後兩(liang) 個(ge) 月,我國原油進口數量相對穩定,3月份進口原油4110.14萬(wan) 噸,同比增長4.5%,4月出現小幅下降,我國原油進口量為(wei) 4043.1萬(wan) 噸,同比下降7.5%。到5、6月期間,我國原油進口量再度增加。5月份進口原油4797萬(wan) 噸,同比增長19.2%。6月份進口原油5318萬(wan) 噸,創曆史新高,同比增長34.4%。

 

據金聯創原油分析師韓政己分析,中國進口原油量在5、6月出現陡增的原因,一方麵是由於(yu) 4月份歐佩克及其他非歐佩克國家沒有達成一致的減產(chan) 計劃,導致了原油的價(jia) 格大幅下跌,中國利用油價(jia) 暴跌的機會(hui) 購買(mai) 了大量原油,這些貨物在5-6月期間開始陸續抵達中國港口;另一方麵是,中國6月份的原油生產(chan) 略有增長,加工量有所增加。此外,全球各國繼續放鬆抗疫封鎖措施,出行增加提升了市場對於(yu) 燃料需求回升的希望。國際能源署(IEA)方麵也表示,當前世界石油需求尚未達到高峰,在疫情結束後,原油需求將出現大幅回升。

在原油進口量增長的同時,中國進口原油的價(jia) 格自2020年3月以來則呈整體(ti) 下滑態勢,5月份中國原油進口月均價(jia) 達到197.4美元/噸,同比下跌62.3%。隨著低價(jia) 原油的不斷輸入,煉廠利潤空間增大,中國煉廠原油加工量也出現持續增長,上半年中國加工原油總計達3.2億(yi) 噸,同比增長0.6%。國際局勢的變化對於(yu) 原油進口有較為(wei) 明顯的影響。“三季度煉廠訂貨量受油價(jia) 走高、利潤降低的影響,訂貨積極性有明顯降低。整體(ti) 來看,預計中國下半年原油進口量將呈現先高後低的趨勢,這主要取決(jue) 於(yu) 原油市場供需的變化以及原油配額的限製。”隆眾(zhong) 資訊分析師劉紅香表示。

 

上半年我國天然氣進口量緩慢增長。據海關(guan) 總署數據統計,2020年1-6月,中國天然氣累計進口量為(wei) 4835.9萬(wan) 噸,比去年同期增長3.3%。進口天然氣數量穩步增長的原因,在金聯創天然氣高級分析師孫雪蓮看來,主要是由於(yu) 低價(jia) 的現貨資源刺激了上遊企業(ye) 的采買(mai) 心態,部分企業(ye) 希望通過以現貨資源的低價(jia) 來抵消長協的高價(jia) 。“其次,在疫情期間,我國政府采取降低企業(ye) 用氣成本、高速免費通行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終端需求”,孫雪蓮說。

與(yu) 進口原油量增價(jia) 跌的情況類似,上半年我國天然氣進口成本相比去年同期也出現下降。疫情在全球繼續蔓延,導致全球經濟形勢欠佳,給本就供過於(yu) 求的天然氣市場雪上加霜,LNG現貨價(jia) 格屢次跌破曆史最低點,市場紛紛采購現貨以緩解企業(ye) 成本壓力。“在長協方麵,我國LNG進口計價(jia) 方式與(yu) 原油掛鉤,3月以來,國際原油大幅走跌,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進口成本的下滑。”孫雪蓮表示。

 

我國進口天然氣分為(wei) 管道天然氣與(yu) 液化天然氣(LNG),進口管道氣供應量穩定,但是管道建設周期長,進口量增長相對緩慢,不及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增速。隆眾(zhong) 數據顯示,2016-2019年進口管道氣年平均增幅不足10%,而LNG進口量年平均增幅達33.2%,而同期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年平均增幅則接近15%,進口LNG是彌補我國天然氣供應缺口的重要因素。“LNG進口量在我國天然氣進口量中的占比亦逐漸提高,2016年上半年為(wei) 43%,2020年上半年提高至64%。”隆眾(zhong) 資訊分析師沙文波表示。

 

據中國海關(guan) 總署統計的數據顯示,2020年1-6月,中國煤及褐煤累計進口量為(wei) 17399.1萬(wan) 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2.7%。

 

上半年,在國內(nei) 疫情暴發下,煤炭總體(ti) 需求呈現下降趨勢,供需關(guan) 係較為(wei) 寬鬆。據中國海關(guan) 總署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煤及褐煤進口量為(wei) 2205.7萬(wan) 噸,同比下降19.7%,降至近4年同期最低水平,環比下降28.73%。“5月份,電廠禁止進口澳大利亞(ya) 煤,國內(nei) 進口額度吃緊導致通關(guan) 難度較大,進口量大幅下滑。進入6月份,全國天氣迅速飆升,工業(ye) 等行業(ye) 恢複生產(chan) ,開工正常,居民用水量也日漸增加下,市場上對煤炭的需求穩步上漲,但在煤炭進口限製政策趨嚴(yan) 的情況下,異地報關(guan) 及配額限製作用較為(wei) 明顯,使得煤炭進口數量呈現下降的趨勢。”中宇資訊分析師候光燦表示,在進口政策持續偏緊,國內(nei) 主產(chan) 地政策持續擾動之下,國內(nei) 供應大概率難以大幅增長,預計下半年國內(nei) 煤炭供應數量或有部分供應缺口。

 

來源: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https://www.zgsyqx.com/Html/?6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