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管材展
電子期刊
距離展會(hui) 開展倒計時

國家管網公司將重塑我國天然氣市場體係

有了獨立的管網公司,現有油氣企業(ye) 業(ye) 務被拆分,客觀上提升了其他市場主體(ti) 公平競爭(zheng) 的能力,市場交易主體(ti) 交易行為(wei) 方式將發生重大變化,一係列市場製度或規則也隨之改變。這必將大大推動天然氣行業(ye) 市場化,推動天然氣現貨和期貨市場的發展。


我國天然氣產(chan) 業(ye) 能在短短10多年內(nei) 從(cong) 商業(ye) 化起步到快速發展,首先得益於(yu) 天然氣管網的發展,可說是“管網決(jue) 定市場範圍、管網決(jue) 定發展空間”。因此,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提出的“組建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公司”(下稱管網公司),將是天然氣體(ti) 製改革中最為(wei) 重大和根本性改革措施,進而重塑我國天然氣市場體(ti) 係。


目前我國天然氣上遊勘探開采區塊基本上被幾大油氣企業(ye) 擁有,其他企業(ye) 很難進入。在天然氣產(chan) 量繼續大幅提升難度較大、管道氣又受多方掣肘的情況下,資源供應增量靠進口LNG補充的比例不斷提高。國家管網公司成立後,運銷分離,管網公平開放,格局大變,預計會(hui) 有更多市場主體(ti) 進口LNG,甚至是進口管道氣。互聯互通程度低和管網建設不足是當下我國天然氣基礎設施市場存在的兩(liang) 大問題。尤其管網建設嚴(yan) 重滯後於(yu) 天然氣產(chan) 業(ye) 發展速度,不足以支撐天然氣作為(wei) 主體(ti) 能源的地位。有了獨立的管網公司,現有油氣企業(ye) 業(ye) 務被拆分,意味著在市場上壟斷力被削弱,客觀上提升了其他市場主體(ti) 公平競爭(zheng) 的能力,市場競爭(zheng) 將更激烈。在一定的合理收益下,這將會(hui) 吸引更多社會(hui) 資本進入天然氣基礎設施領域,激發企業(ye) 建設管網和開發的熱情。


環視全球,大凡成熟的天然氣市場一般由現貨和期貨市場組成。金融期貨市場與(yu) 實物現貨市場相結合,這不但能使天然氣產(chan) 品定價(jia) 更合理,也能幫助交易商通過金融工具規避價(jia) 格波動風險。而組建管網公司,必將大大推動天然氣行業(ye) 市場化,推動天然氣現貨和期貨市場的發展。


多年來,我國管網建設缺乏統一技術標準。各投資主體(ti) 建設的管道自成一體(ti) ,在壓力等級、管徑大小、計量方式等方麵各有不同,接入條件透明度不夠,增加了相互間銜接的難度。管網公司開始運作後,市場交易主體(ti) 交易行為(wei) 方式將發生重大變化,一係列市場製度或規則也隨之而變。首先,各種氣源要進入管網,就得有統一的標準和準入規則,結算方式也要統一。國家管網公司和各地省管網管道建設理念和技術水平也得協調一致。其次,由於(yu) 市場主體(ti) 更加多元化,在運銷分離後,可能會(hui) 出現供氣方與(yu) 需求方違約的情形,這就必須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信用體(ti) 係和退出體(ti) 係,以避免少數不守信用的主體(ti) 損害市場運行規則。再次,管網公司屬於(yu) 自然壟斷性企業(ye) ,其成本、價(jia) 格及公平開放的行為(wei) 等,都要受到政府和社會(hui) 的監督,能公開的信息都必須公開。


目前我國天然氣價(jia) 格采取“分級、分段”管理方式,中心城市門站批發價(jia) 由國務院價(jia) 格主管部門或省級價(jia) 格主管部門規定,門站價(jia) 則將氣源出廠價(jia) 與(yu) 長輸管網管輸價(jia) 捆綁在一起測算,實行“基準價(jia) +浮動幅度”。這實際上是一種政府管控與(yu) 市場調節相結合的價(jia) 格管理方式,其中基準價(jia) 采取與(yu) 油價(jia) 掛鉤方式,已實行並測算的長輸管網管輸價(jia) 格是作為(wei) 上遊供氣公司的內(nei) 部結算價(jia) 格,不與(yu) 下遊買(mai) 方發生直接聯係。而按“管住中間,放開兩(liang) 頭”的總體(ti) 改革思路,天然氣出廠價(jia) 或市場價(jia) 應由市場決(jue) 定。有了管網公司,長輸管網管輸價(jia) 格就可從(cong) 門站價(jia) 中剝離出來,直接麵對下遊用氣方,這就為(wei) 放開氣源價(jia) 奠定了基礎。此外,按照現有的管輸價(jia) 格管理辦法測算管輸價(jia) ,在國家管網公司運行初期,市場供應格局估計還不會(hui) 有很大變化,但隨著天然氣供應格局的變化和供應主體(ti) 增多,通過“準許成本+合理收益”原則核定管輸價(jia) 的方法就要適當調整了。為(wei) 提高管輸效率,或可考慮采用國際通用的“兩(liang) 部製”,按“使用費”和“容量費”分別計取。


隻是,天然氣產(chan) 業(ye) 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不能指望成立管網公司就都能解決(jue) ,此後還會(hui) 麵臨(lin) 一些可知或未知的問題。例如,如何從(cong) 現有國有石油公司剝離出來,如何評估和處置負債(zhai) 資產(chan) ?如何保證管網公司持續的現金流入?如何處理好與(yu) 省管網的關(guan) 係等等。這些都還有待繼續深入思考。還有,管網公司成立後,市場主體(ti) 多元,交易方式多樣,市場競爭(zheng) 加劇,再加上天然氣產(chan) 業(ye) 高度依賴管網等特性,風險也會(hui) 隨著湧現。比如管網建設速度放緩、市場化改革中市場交易違約事件頻發、管網公司的壟斷行為(wei) 得不到強有力的監督,容易誘發道德風險、民生保供責任無法得到落實等等。


另外,之前市場在“以產(chan) 定需”、“以產(chan) 定銷”的銷售模式下很容易保持供需基本平衡,有了管網公司,供需基本平衡將會(hui) 被打破,市場供不應求或供大於(yu) 求將成為(wei) 常態。未來隨著管網規模的逐步擴大,氣源與(yu) 用戶的增多,國家應根據我國自有氣源、進口氣源的規劃和下遊市場分布情況,統籌規劃管網布局,根據實際情況穩妥分步、分段實施,科學合理地設計管道路由走向和幹支線配比,管輸容量設計須遵循適度冗餘(yu) 原則,既要結合當前實情,也要考慮長遠發展。此外,之前不同投資主體(ti) 運營的管道相對孤立,輸送能力分散、利用率低,無法統籌平衡和優(you) 化調度運行,各家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不一致,統一調控的協調難度大,國家管網公司必須拋棄盡全力扭轉氣源公司利用自身的管道自主調度氣源的分散局麵,統一調度全國所有氣田、儲(chu) 氣庫、LNG接收站、入境管道氣、煤製氣等氣源。


管網環節是自然壟斷環節,供氣和用氣則屬於(yu) 競爭(zheng) 環節業(ye) 務。之前油氣企業(ye) 是競爭(zheng) 環節業(ye) 務與(yu) 壟斷環節業(ye) 務混合在一起,政府主要監管其價(jia) 格而很少監管其行為(wei) 。因此,管網公司將之前從(cong) 屬於(yu) 多家企業(ye) 的壟斷環節業(ye) 務集中於(yu) 一家後,壟斷性更為(wei) 突出,這就需要政府將管網公司定位於(yu) 公益性企業(ye) 單位,隻能通過提供運輸服務獲得收入,而非通過買(mai) 賣氣賺取差價(jia) 獲得收入,並加強經濟性、社會(hui) 性和安全性監管。

 

來源:東(dong) 方油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