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管材展
電子期刊
距離展會(hui) 開展倒計時

國際能源署預計到2023年中國天然氣進口量可能達到1710億立方


       國際能源署19日在上海發布《天然氣市場報告2018》,預計到2019年中國將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到2023年天然氣進口量可能達到1710億(yi) 立方。

       國際能源署的報告認為(wei) ,在未來5年,天然氣市場三方麵的變化將深刻影響行業(ye) 。一是中國將成為(wei) 世界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由於(yu) 經濟以及空氣汙染治理的政策驅動,預計在2017年到2023年間,中國將貢獻全球天然氣消費增長的37%。

       二是美國將貢獻大量的天然氣新增產(chan) 量和出口增量,受非常規油氣革命的推動,美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產(chan) 氣國,未來出口和產(chan) 量的增長都對市場影響巨大。

       三是工業(ye) 將超過發電成為(wei) 天然氣需求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尤其是包括亞(ya) 洲為(wei) 主的新興(xing) 市場將天然氣用於(yu) 工業(ye) 生產(chan) 的燃料,以及化學製品和肥料的原材料,推動天然氣的需求增長。

       報告指出,在2017年,全球天然氣消費增長是2010年來的最高水平,同比增速為(wei) 3%,其主要推動因素就是來自中國市場。受改善空氣質量和煤改氣項目的推動,中國天然氣2017年需求增長了15%,約占全球增長的三分之一。

       不過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也指出,未來中國天然氣消費是否持續增長仍有不確定性。“近幾年消費增長和政策的驅動關(guan) 係較大,這種增長可能不會(hui) 持續。”上海燃氣董事長王者洪表示,近年天然氣消費增長部分來自北方地區的采暖需求,消費持續快速增長的可能性不大。

       一些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也指出,中國市場天然氣消費的增長前景,也取決(jue) 於(yu) 氣源的保障以及價(jia) 格的可接受程度。一方麵在氣源的保障上,地緣政治對石油天然氣的影響越來越大,特別是包括貿易戰以及美俄的衝(chong) 突未來可能會(hui) 對市場供應帶來一定的影響。

       而另一方麵,受石油價(jia) 格的上漲,以及中國市場快速增長的需求帶動,天然氣價(jia) 格漲幅已經較大,勢必也會(hui) 抑製部分需求。“去年這一時期的天然氣價(jia) 格還是在6美元/百萬(wan) 熱單位附近,現在這一價(jia) 格水平已經到10-11美元左右。”中海油氣電集團副總經理金淑萍表示,行業(ye) 需要進一步理順產(chan) 供儲(chu) 銷體(ti) 係,保證消費者用上成本更低的天然氣。

       金淑萍透露,中海油氣電集團下一步將通過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開放部分LNG接收站窗口期,並提供配套服務,助力國內(nei) 更多下遊企業(ye) 直接向國際市場采購,同時促進天然氣市場供應方的多元化。


來源:中國管道商務網

關注官微

及時了解展會(hui) 動態

GMTN微信公眾號

更多資訊請掃碼關(guan) 注